我們一行人包含兩位教練共15-20人,分成幾組出去騎。

最大的一組差不多12人,由兩位教練帶著,學習如何騎越野車,如何上坡,下坡。

另外有五位自己照預先準備好的路線圖去騎,因為他們要準備參加越野車比賽。

其中有一位跟本是神級的騎士。一天200公里的路線圖,他說不夠,需要兩套,共400-500公里才夠。所以那位神級人物自己騎自己的,除了教練,沒有人跟得上他的速度。

有兩次他剛好追上我們大隊人馬,正當我們騎一個上坡路段的時候,因為石頭很大顆,我們翻車的翻車,騎士倒在路上,還有的人翻車射進草叢中的。

有人形容那個景況叫「轉了一個彎,發現四台越野車翻在路上,滿地都是越野車」。

大老遠就可以聽到他老兄轟隆隆的重機的聲音,上山如履平地,大顆的石頭對他來說跟本是小碎石不成問題。

我們掙扎了半小時才上的坡,他二十秒搞定,人不見蹤影。

一如往常,我是整批人馬中唯一的女性騎士。

我騎我的 KTM 690,教練有一些擔心,因為其它人都是騎小型的越野車,重量是100-120公斤,我的 690重量是160公斤。

再加上我的輪胎是50/50的輪胎,也就是同時適合騎柏油路,也適合騎越野路段,但反過來說,也就是既不適合騎柏油路段,也不適合騎越野路段。

教練後來說他們那時真的好希望我不要騎我的690,能夠改騎他們的小型越野車。

但是我騎越野車是騎著我的690學的,換成別的車我更擔心我不知道怎麼騎。可以租用他們的 two stroke  越野車,但是 two stroke 出了名的非常小隻但非常有威力,像一隻不受控制的野馬,不像我的690,大隻但溫馴多了。

所以我最後還是決定騎我的690。

我去年也有參加這個訓練。記得去年四天的行程,摔車摔了十次左右。

我今年的目標就是有進步就好。

第一天才剛出發就摔了一次。教練說前方有一個蠻長的下坡路段,不會很陡,但要騎十多二十分鐘,而且有石階以及小溝。

我騎著騎著,居然沒在石階的地方摔下來,也沒在小溝的地方摔下來。

最後是看到一個髮夾彎,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山壁。如果走比較靠近懸崖的路線,路面會比較平比較好騎,但是懸崖很恐怖。

如果走比較靠山壁的路線,有比較多顆大石頭。

正當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煞車煞太急了,就摔車了。

我們是一位教練在前面領路,一位在後面壓車,並且如果有人摔車,可以就近照顧一下。壓車的那一位教練過來看一下我有沒有受傷。我說沒事,只是看到懸崖加髮夾彎驚嚇到就煞車煞太急。

第一天所幸只有摔一次。天氣不錯,沒有下雨,所以路面蠻好騎的。

但是第二天開始下雨,同樣的路段,忽然之間蠻得很滑很難騎,騎得我提心吊膽的。

第二天我摔了一次。有一個比較陡的上坡路段。我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前面的騎士摔車了,並且正當我經過他旁邊的時候,他把車扶正,再度出發,卻開始往右邊方向前進,剛好就是我前進的方向。

如果我不停下來,會撞到他,所以我也開始往右,速度不夠,就摔下來了。

這一次摔得很頭痛,因為這坡好陡。教練說要不然就是把車轉過來,下了山,再衝一次。要不然就是兩位教練合力,把車走上山。這個坡度是不可能騎上去的。沒有一開始的速度,要在這麼陡的山上從靜止開始騎是騎不上的。

我累得精疲力盡,實在不想再騎一次,所以請兩位教練幫我把車走上山頂。看他們兩人走得氣喘噓噓的,有一點過意不去。我騎不上山,又得人家來救。

第二天只有摔一次,對我來說已經是很不錯了。

壓車的教練那一天有跟我說,我跟去年比起來,進步非常非常多。除了那一個上坡摔車之外,其它的上坡下坡路段我都成功上山下山。

第三天才是重頭戲。

第二天路況就已經夠糟了。第二天下了整天的雨,第三天繼續下,滑到崩潰。原先非常非常好騎的路變得異常難騎。

才十一點,我們就開始出現大規模翻車現象。

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大石頭上坡路段。教練上了山,等了一回兒,怎麼大家沒上來?轉回來探視,發現我們橫七豎八的倒成一片。

有一點我還蠻自豪的,這一段我沒翻車。

我們一位一位上山,最後輪到我了,一直站不起來。騎越野車要站著比較好控制車,但石頭那麼大塊,我一直站不起來,只好一路坐著,像一隻騎越野車的蜥蜴,騎相難看的巔簸上山。

上了山之後是一個下坡路段。

不會太陡,也沒有小溝,應該沒有問題。出發。

記得去年教練說我騎下坡路段的方法讓人汗流夾背的,速度太快了。他們說,下坡要慢慢的下。

所以我使出混身解數,龜速前進,每小時兩公里的速度下山。

心中想著:教練,你看!你說的我都有做喔!超慢的吧?

忽然之間,摔車了。

摔得沒頭沒腦的。

教練過來救人。幫我把車扶正。我問:我騎超慢的啊,四平八穩的,怎麼忽然就摔了?

教練說:你騎太慢了。這個路段都是泥巴,非常滑,騎得越慢愈容易摔。

剩下來一半的下坡路段,引擎啟動不了,因為手腳忙著握著或踩著前後煞車。教練說,不需要引擎,就直接騎下去。

我照辦,這一次騎快一點。沒有引擎幫忙減速,全都是手動用前煞車減速。

一路平安抵達山腳。

沒想到大家給我鼓掌耶!

那一天我們只騎到十一點快十二點,教練就喊卡了。他們說他們準備的路段,這種下雨天應該是騎不了。趁現在大家雖然摔得七葷八素的,但沒有人受傷,趁好收場。

所以我們一行人,又是泥巴又是汗水的,每個人都冷得發抖,出發回飯店。

飯店說他們會為了我們提早開他們的酒吧,把壁爐升起讓我們暖暖身子,吃點東西,喝點啤酒,再回房間洗澡換衣服。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這一批人不愧是英國人。全身又是泥巴又是雨又是汗的,臭不可當,回到飯店後,一行人直殺酒吧。一定得先一杯啤酒下肚了才願意回房間洗澡。

我呢則是洗澡最重要。二話不說,衝回房間,把全身溼淋淋的衣服脫個乾淨,邊洗澡邊洗我的重機夾克,長褲,泥巴真是無所不在,浴缸一缸又一缸的,泥巴都洗不乾淨。

我們每天晚上都會一起吃飯,分享一下那一天發生的趣事。誰在哪邊摔了,誰爬不上山,誰掉進泥池子裡。

有好多位騎士特地過來跟我說我騎車技術好好,害我爽好久。他們說我的車最大台最重,輪胎又是50/50,很不適合騎泥巴地,居然第三天整天只摔一次。有人還說,叫他跟我換車,他打死都不肯,我的太大隻太難騎了。

我這一次交到兩位朋友,跟他們交換了電話。

通常在這一類的訓練課程之中交到的朋友,友情都蠻長久的。我們有騎車出去旅行,或是騎越野車發生什麼趣事,都會互傳簡訊、照片、影片。

再加上我話很多,很愛聊天,非常愛傳騎車的照片給朋友,可以常常保持聯絡。

他們兩位知道我接下來要騎車去摩洛哥,希望我能傳照片給他們看。我才跟他們說,其實我很愛傳照片給朋友,希望他們收到我傳的訊息不要覺得很煩。他們說盡量傳沒關係,他們可以透過我的照片,像是親身到摩洛哥騎車,想像一下如果自己也騎去會是什麼感覺。

最後,分享一則我製作的影片。

教練還說他們會把我做的影片波在他們的社交媒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