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http://www.bbc.co.uk/news/education-38842482
英國的高中制度跟台灣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台灣高中的排名蠻固定的,哪間是第幾志願每年上下變化不會很大,而且社會上普遍認為公立高中學費比較低,師資也不錯,除非有其它考量,公立高中是蠻被大眾接受的選擇。
英國的狀況不太一樣,英國公立學校跟私立學校,常常師資、學校資源相差非常的多。私立學校學費動輒一年數千磅甚至一兩萬磅。英國的一個特殊現象就是私立學校是叫private school,學生稱為privately educated students,但是這一類的私立學校卻是叫public schools。英國的公立學校是稱之為state schools。美國的狀況則是公立學校是叫public schools,私立學校叫private schools。美國人聽英國人形容英國的學制常常誤解public school的意思,以為跟美國一樣,也是公立學校的意思。英國的public schools這個名稱是私立學校的意思,真的蠻誤導人的。
英國大學如果私立學校的學生特別多,常常會被批評為沒有照顧到弱勢族群的小孩。英國大學常常會做所謂的outreach programmes,或是access programmes,目的就是鼓勵公立學校的小朋友也來申請。
這一篇文章中說明傳統上劍橋跟牛津都是英國大學中,私立學校學生比例特別高的大學。但是最近劍橋的私立學校學生比例少於Bristol,Durham 以及 St Andrews。這三間在英國是蠻出了名的私立學校學生非常多的大學。
Bristol開始一個新的計畫,希望能夠造福弱勢族群背景的小朋友。校方說如果是弱勢族群的小孩,成績低一些還是可以拿到Bristol的offer。
文章提到:
The figures reveal there are now more state-educated pupils at Cambridge - 61.9% - than Bristol, with 61.4%. In response,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has already announced far-reaching plans to assist applicants from poorer backgrounds or who have been at underachieving schools. Bristol will make offers two grades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offer for applicants who have been at schools in the lowest-achieving 40% for A-level results.
之前有聽過有一些學校評審在考慮學生的申請的時候,會考慮到學生的身家背景、學校的教學聲望。如果是弱勢族群背景的小孩,他們標準會放寬一些。之前也有聽過劍橋本身也會有差別待遇。如果是貴族學校出來的,要求非常的嚴格,錯一點點就刷。但是如果是公立學校出來的,錯一點點不會馬上被刷,還有機會繼續競爭。這樣的申請方式人為因素比較多,不見得公平,不過至少英國的大學一直都有在注意這個問題。
公立學校學生比例最低的十間學校為:
Royal Academy of Music 48.5%
Roy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49.1%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55.3%
Oxford 55.7%
St Andrews 56.7%
Royal College of Music 56.9%
Durham 60.5%
Bristol 61.4%
Cambridge 61.9%
Imperial 65.5%
這十名之中,有四間是專科學校,像是主攻音樂、藝術等等。兩間是傳統上著名的私立學校學生特別多的牛津劍橋。三間是一般英國人印像中私立學校學生特別多的Bristol,Durham,St Andrws。最後一間是Imperial,這一間會上榜是我比較驚訝一些的。Imperial一般來說不會以貴族學校學生聞名。
如果是華人,又是唸這十間大學中的其中一間,一般英國人可能對你的第一印象就是你一定很有錢。這個排名對申請大學部比較有影響,對申請研究所比較沒有影響,因為研究所國際學生比例高出大學部很多。但是整體學校風氣就算是碩博士生應該還是可以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