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TAB ENGLISH
  • 首頁
  • 訂購服務
  • 部落格
  • 線上課程學校
  • 關於我

換日線專欄: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知識菁英」們,還要別人「不懂就閉嘴」嗎?

17/11/2016

0 Comments

 
川普當選 – Brexit déjà vu
 
美國選舉的那天,英國從午夜十二點陸陸續續開票。那個晚上我剛好有一位荷蘭來的朋友來劍橋找我,住在我家。我們互道晚安之際,她剛好在手機上查到最新開票結果,Trump領先十三票,Clinton還在個位數。她顫抖地說:Trump is leading!! Will Brexit happen again?
 
我們互看一眼,互相安慰:Don’t worry. The same cannot happen twice.
 
我男朋友是歐洲人,他也安慰我說不可能再度發生違反常理的選舉結果。三個人互相安慰,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我過去兩年來,經歷無數起英國、美國的重大歷史性選舉。蘇格蘭公投那一年,我住在蘇格蘭。朋友們討論的話題,八成跟公投有關。我很明顯的可以在新聞上感受得到蘇格蘭人對英格蘭人的不滿。
 
由於我是處於「大學」的環境之中,附近的蘇格蘭朋友都是清一色支持Remain。但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注意到英國媒體的不公正。
 
部份蘇格蘭人想要脫離 The United Kingdom,不是因為 Scotland vs. England的國族主義,而是 SNP所代表的socialist values 跟倫敦的執政黨所代表的價值不一致。但是報紙上報出來的,往往是往國族主義方向著墨,造成英格蘭人對蘇格蘭人的不解。這個現象後來在國會選舉中發酵。
 
搬回劍橋的時候,英國國會大選,本來Labour的Ed Miliband幾乎篤定會成為下一任首相,民調一面倒的說不可能發生hung Parliament (也就是沒有任何一黨有過半數的席次),結果卻投出 Conservative majority這種結果。一部份原因就是英格蘭人怕蘇格蘭的SNP跟Labour會聯合執政,結果把票投給保守黨。
 
David Cameron在英國國會選舉的時候,保證說如果成為首相,會舉辦脫歐公投,以獲得部份選民的支持。成為首相之後,他拿自己的政治生涯做了一場豪賭。賭輸了,保守黨獲得國會大勝之後,緊接在後的就是Cameron辭職。
 
接下來一連串政治變動,上演著政治類電視劇的劇碼,背刺、抹黑、宣誓、角逐輪番上陣。最後Theresa May成為英國新首相。大家猜來猜去,猜她到底是來真的,真的會脫歐,還是做做秀而已?
 
美國選舉的那個晚上,我,我男朋友,我的荷蘭朋友各自安穩睡去,沒有一個人在擔心睡醒的時候,美國會上演政治變天。
 
早上被隔壁房的荷蘭朋友吵醒,因為她正激動的跟朋友討論美國政治。我查看了BBC,看到頭條:川普入主白宮。
 
我大叫:Are you kidding me!!?
 
男朋友也醒來了,問:What? Did Trump win?
 
我們非常安靜的各自狂查新聞,心中都在想著:一定是開玩笑的,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查完之後我衝到荷蘭朋友的房間,跟她說:Good morning to a Trump world.
 
我們三個人代表著同一類的政治選民。我們都有博士學位,要不然就是正在攻讀博士。我們三個人都是到英國唸書的國際學生。我們的朋友,幾乎九成九都有同樣的政治傾向,類似的社經背景,同樣的價值觀:蘇格蘭公投贊成Remain,英國國會選舉支持偏左的Labour、Lib Dem或SNP,英國公投支持Remain,美國總統大選支持Sanders 或Clinton。我們就是所謂的「知識份子」,或是「精英份子」。
 
近兩年來的英美重大選舉之中,除了蘇格蘭公投之外,每一次選舉選完隔天,臉書上都是一片哀鴻遍野。
 
問題出在哪裡?我覺得這是因為我們的價值觀跟一般平民百性的價值相差太多,我們會看的新聞報導跟一般無論是蘇格蘭、英國、還是美國的平民百性會看的新聞相差太多。
 
兩邊互相對立,「知識份子」對平民百姓百般嘲諷,說他們沒知識,落後,不長進,說他們窮是他們自己不努力。
 
像是英國對the white working class的一個很貶低的稱呼是chav。沒有英國人會自認為是chav, 就算是出身中低下階層的人也不會說自己是chav。
 
Chav的定義就是:十六歲就未婚生子,性生活混亂,沒有經濟能力卻不斷生孩子領政府的津貼。他們排外、種族歧視。他們拿政府的社會補貼,住在council estate,卻不事生產,只想喝酒。他們喜歡戴Burberry的帽子,因為他們雖然沒有什麼錢,卻喜歡花大錢買Burberry這樣的名牌。他們喜歡穿tracky bottoms (運動褲)。他們的口音是英國中下階層的人的口音。
 
倫敦某連銷健身房曾經推出chav punching kickboxing classes,賣點就是學拳擊揍chavs,課程大賣。某連銷旅遊業者推出chav-free holidays,賣點就是整個旅程不會遇到chavs,離開英國到海外旅行就是為了不要受到這些人的干擾,這些行程也大賣。
 
美國也有類似的言論。所謂的「知識份子」嘲諷川普支持者是鄉巴佬,是落後的,愚蠢的,排外的一群人。
 
英國脫歐跟川普當選有很多相似之處。
 
1. Immigration
 
英國是針對歐盟地區,尤其是東歐來的人很感冒,也對穆斯林很感冒。美國則是針對墨西哥人以及穆斯林很感冒。
 
2. 教育程度
 
英國大部份有大學教育水準的人偏向留歐,美國則是有大學教育水準的人偏向Clinton。
 
3. 年輕人 vs. 老年人
 
英國大部份的年輕人偏左,也偏支持留歐。英國大部份的老一輩的人,經歷過二次大戰後的所謂英國光榮時期,對「英格蘭」有很強烈的認同感,反而對歐盟很反感。美國也同樣的,Clinton的支持者偏年輕。
 
英國、美國選舉結果資料來自:
http://www.bbc.co.uk/news/election-us-2016-37943072
 
4. 社會文化價值
 
最複雜最難解讀的一群人是所謂的社會文化價值不一樣的人。
 
有一種說法是說投脫歐、投川普的人是the left behind。這一群人跟中上社會階級對立。這個論點是從個人經濟的角度切入。
 
所謂的the left behind通常是指英國或美國的white working class,他們是白種人中的中下社會階層的人。比如說下面CNN這篇報導就是說明美國的white working class的處境:
 
http://edition.cnn.com/2016/09/20/politics/election-2016-white-working-class-donald-trump-kaiser-family-foundation/
 
全球化帶來的利益,通常是中上階級的人獲得。中下階層的人只能被剝削。
 
像是下面這篇National Review的文章中說明美國跟英國隨著全球化,城鄉對立愈來愈嚴重。大城市像是紐約、倫敦能夠擁抱全球化,也大致上不會排外,因為他們的工作生活環境之中有大量移民。「不排外」在大城市的知識份子圈子之中被視為理所當然,他們認為只有「沒知識的鄉巴佬」才會種族歧視。
 
http://www.nationalreview.com/article/440055/open-borders-ideology-americas-urban-elite-threat-nationalism
 
我之前問我一位英國朋友,我說,你們英國社會階層非常的明顯,那像我這種外國人,是放在你們社會階層中的哪一層?
 
他笑說:You are just a foreigner.
 
開玩笑歸開玩笑,他說的是真的。英國人看待非白種人,第一個歸類是放在「外國人」這個大項目中。
 
接著他說:You graduated from Cambridge. You are in the upper middle class.
 
他的思考過程蠻具有代表性的。外國人先被放在「外國人」這個大項目,再依教育水準、社會經濟背景分成兩種:做底層工作的外國人,以及能夠跟白種人中的中上階層競爭的外國人。
 
這才會造成所謂的the left behind通常是指the white working class。雖然說非白種人也是有很多中下階級的人,討論非白種人的中下階層的社會問題,會先從「種族」這個角度切入。也才會造成white working class是最受到踐踏的族群,因為white working class是白種人,攻擊他們不是種族歧視,所以知識份子極盡所能的攻擊、嘲諷他們。
 
投川普、投脫歐的人到底是誰?是the left behind,也就是the white working class?還是跟the cultural elite持相反社會文化價值的人?
 
LSE 的 British Politics and Policy blog中的這一篇文章提出來,是後者,不是前者。
 
http://blogs.lse.ac.uk/politicsandpolicy/trump-and-brexit-why-its-again-not-the-economy-stupid/
 
文章指出immigration而不是個人經濟才是主要因素。
 
美國選舉結果也顯示出,美國收入最低的20%的人,過半數投給Clinton。反觀美國收入最高的33%,Clinton 跟 Trump的得票率差不多,可見得個人所得不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社會文化價值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這裡有一篇文章說明美國的選舉對立不是藍對紅,而是大城市對鄉下。作者詳細的說明為什麼美國鄉下地區的人無法理解大城市的所謂multi-cultural, global, international, pro-gay rights等等價值觀,因為這些價值觀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他們覺得大城市的人只是在無病呻吟。
 
http://www.cracked.com/blog/6-reasons-trumps-rise-that-no-one-talks-about/
 
我跟我的朋友圈所代表的選民就是居住在大城市、受到高等教育、國際化、對多元文化種族包容的一群人。在我們看來,支持脫歐的英國人是在拿大石頭砸自己的腳,他們不聽經濟專家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堅持脫歐,只會拖跨英國經濟。最後首當其衝的,不見得會是我們,我們有教育背景有財力離開英國,去其它國家發展。但他們不見得有能力離開英國。他們做出的選擇,後果他們得自己承擔。我們這一群人罵他們種族歧視、不唸書不上進,只會傾賴政府的救濟,個人經濟問題怪到外國人頭上。往往脫歐派的人一講話,留歐派的人就一面倒的罵他們不懂經濟就不要開口。
 
而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我們這一群人自以為是專家。他們眼中看見的世界,就是歐盟干涉英國內政,東歐人來英國搶工作,大量中東難民湧入歐洲,造成社會不安,甚至從事恐怖攻擊。他們的社區幾十年前是一個安穩、全白人的小村莊,現在卻有波蘭人、中東人滿街跑。他們看見的是他們的薪水幾年來沒有成長,物價卻節節高升。在他們看來,反正生活應該也不會更糟了,不如投脫歐看是否會有不一樣的未來,一張票投出一個希望。川普當選,賣的也是這樣的一個希望。
 
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兩邊需要溝通。住在城市的cultural elite不應該一聽到支持川普、支持脫歐的言論就嗤之以鼻。要不然只會不斷造成知識份子自己做自己的不正確民調,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圈子中互相道賀對方的「多元文化觀」如何進步,如何見解精僻。反對的人表面上不敢說,到投票箱的時候,才用自己選票說出自己真正內心的想法。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Picture

    Dr Fiona Hu

    台大外文系學士
    劍橋宗教所碩士
    劍橋宗教所博士
    ​
    2016年8月於劍橋創立 Cantab English

    線上影片課程
    英語文法課
    文法課製作幕後花絮
    Picture
    眾文出版留學專書
    如何撰寫留學讀書計畫
    Shadowing 跟讀法
    Picture
    Picture
    換日線專欄
    劍橋留學創業筆記
    Hello UK專欄
    英國政治社會文化觀察

    服務說明
    留學文件修改說明
    英文口說寫作課程
    同學的見證

    文章分類

    All
    Fiona的新聞英語
    Fiona的留學Q&A
    Hello UK! 專欄
    SOP/CV範例
    同學的見證
    大學排行
    托福TPO參考答案
    換日線專欄
    服務條款
    歐洲旅行
    歐美美妝網站
    留學申請
    自行車訓練
    英國旅行
    英國求職創業
    英國生活
    英文學習
    重機訓練

    SOP寫作要點
    SOP寫作注意事項
    如何寫動機
    如何具體給例子

    如何寫主題句
    如何針對學校寫
    ​Motivation Letter格式
    ​PS/SOP/PHS的差別
    ​SOP範例
    CV寫作要點
    CV寫作注意事項
    ​德版CV寫作要點
    瑞典CV寫作要點
    荷蘭CV寫作要點
    找工作的CV
    ​好用CV動詞列表
    ​CV範例
    推薦信寫作要點
    如何請推薦人寫推薦信
    代擬推薦信注意事項
    英國選校
    ​如何比較大學排行榜
    碩士學得到東西嗎?

    英國選校好用網站 
    ​
    脫歐後英國選校
    留學預算獎學金
    英國留學獎學金
    ​Gates Cambridge 
    劍橋各學院獎學金列表
    ​​
    留學生活
    英文社交養成
    英文口說訓練
    學術會議英文簡報
    ​英文客氣稱謂

    英文教學
    學術文章引用排版
    ​
    推薦好用英文學習網站
    ​英文常見錯誤
    英文何時用大寫?
    ​冠詞a/an/the的差別?
    ​英文時態教學
    ​
    關代教學
    假設語氣教學
    英國創業求職
    在英國求職有多難?
    我的英國創業經驗

    Archives

    March 2023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Ma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October 2020
    June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Octo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Cantab English
Address: 
Salisbury House, Station Road, Cambridge, CB1 2L
​​​Email: editing at cantabenglish.com
Copyright © 2021 Cantab English

​
​Terms and conditions
Data protection and data security policy
Cookie policy
​Privacy policy

Product image icons from http://www.flaticon.com/packs/education-1-4.
Designed by Zlatko Najdenovski. 
​​​​
Background music: bensound.com
  • 首頁
  • 訂購服務
  • 部落格
  • 線上課程學校
  • 關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