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TAB ENGLISH
  • 首頁
  • 訂購服務
  • 部落格
  • 線上課程學校
  • 關於我

英國過去一個月防疫政策變化以及為什麼我想擔任英國的NHS義工

28/3/2020

0 Comments

 
Picture
(這一篇文章,我後來有投稿給換日線,感謝換日線編輯幫我快速的編輯完畢並於三天之內刊出。文章連結。)

肺炎危機發生之前,我跟我身邊的歐洲朋友最常討論的議題就是英國脫歐。清一色的大部份人的反應,無論是歐洲籍的朋友,或是英國籍的朋友,甚至是世界其它各國的朋友,都是覺得英國脫歐是一場政治災難。

我們討論英國脫歐之後整體國家氣氛對外國人不友善。像是我一位朋友是匈牙利來的,在英國一間排名很前面的大學唸完博士,現在在劍橋做博士後研究。她說由於她的口音是匈牙利口音,大部份英國人分不出來她是哪國人,也不管她是做什麼工作的,以為她是東歐來的清潔員工,對她的態度非常的差。

由於我們是住在劍橋,有非常非常多國際學生、遊客,所以相對於英國其它地區,住在劍橋的英國人算是比較有水準的,所以就算對你態度不友善,也通常不是很直接的罵你,通常是態度傲慢的想「教教你們這些沒有知識水準的東歐人、華人我們偉大的英國人的禮儀」。

​​我大部份在劍橋唸書的歐洲朋友們,從劍橋畢業後,如果在英國沒有牽絆,已經離開英國了,因為整體氣氛真的很不好。留下來的,通常是因為另一半在英國工作、唸書。

我個人對脫歐後的英國,也有非常多的不滿。這一篇文章不討論政治議題,只討論我身在英國,眼見英國過去一個月的防疫政策的變化。

一月29號,英國發生首兩個肺案例,兩個都是中國籍,一位是約克大學的學生。

二月6號,確認第三例,是一位英國人,他在新加坡參加會議被感染,把肺炎帶回英國。

二月23號,四位英國籍郵輪旅客,在日本確診。

二月28號,其中一位郵輪旅客在日本因肺炎過世。

一直到二月底,所有的病例多少都是跟東亞有關,所以大部份英國人還是沒有什麼反應。英國有一些人針對東亞臉孔的人,要不然就罵,要不然就直接開打。

有一位台灣朋友問我在英國還好嗎。我回答說:因為有華人臉而被打的機率,應該比得肺炎的機率高很多。

那是二月份的時候。那一陣子我盡量不出門,只有去健身房,不然就是出去騎機車,戴安全帽臉又遮一半,沒有人看得出來我是華人,騎機車太快也沒有人打得到我。

三月5號,發生第一起英國本土案例過世。同時確診人數超過一百人。

我還記得我三月7號的時候,參加一個警察辦的重型機車安全知識訓練課程 BikeSafe。那一天是一個在教室內上課的全天課程。本來預計三個星期之後,會有實際出去路上騎的訓練課程,警察會跟在你後面,觀察你的騎車技術、安全知識。

參加的人本來應該有12個人,共出現10個人。有兩個人沒有出現是因為他們卡在義大利回不來。

10個人之中,9個人是英國人,當時的態度是「肺炎是義大利在發生的事,英國只有發生幾起病例,不用太過擔心」。他們討論的話題是今年的歐洲,尤其是義大利的機車之行得取消。

主持這個訓練課程的警察先生說希望三個星期後,可以好好提供上路訓練。他說應該是會如期舉辦,除非劍橋郡發生很嚴重的交通事故,他得去處理。當時他沒有提到訓練課程可能會因為肺炎取消。所以可想見連警察都不覺得肺炎會很嚴重。

二月份的時候也開始有英國人開始搶物資,但大部份英國人覺得這些人都是沒事找事做在搶衛生紙、潔手液、食物。

從三個月初開始,英國大變天。去健身房的時候,在短短的一星期之內看到態度的轉變。本來是只有幾個人會在使用健身器材之前用健身房提供的消毒液擦一次,然後使用完之後又再擦一次。當我忙著走過來走過去,擦了又擦的時候,其它人覺得我怎麼那麼忙,看異樣的眼神看我。

接下來健身房的人數銳減,健身房也派出他們自己的員工、健身教練們到處擦,每小時都有人過來全健身房的器材擦一次。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重訓區的人數比有氧區的人數多。一個健身房只有十個人左右,而且八個在重訓區,只有兩個在跑步。

三月18號星期三,劍橋大學宣佈星期五會進入紅色警戒。我男朋友現在在劍橋唸博士,星期三緊急打電話給我,說他需要人幫忙搬他的設備。那一天下午去他的實驗室,只有幾個人。男朋友說本來人就超少的,通常只有他一個人。他會到實驗室,是因為他的他的設備多到爆炸,實驗不能在家做。

星期三那一天會出現那些人,都是來搬東西的。

同一天,英國政府宣佈星期五學校都得停課。

三月20號星期五,英國政府宣佈餐廳、酒吧、健身房等等全面停止營業。

我本來有在跟一位健身教練練重訓,一星期上一次課。本來是打算今年第二次參加英國的一個比基尼健美小姐比賽,希望今年的成績會比去年好。但所有大型比賽都取消了,健身房也關了,所以當然課程也暫停。

英國的社會問題開始浮上台面。學校停課,如果父母都是上班族,誰照顧小孩?更嚴重的是,英國人口六千多萬,總共有一百三十萬位小朋友們沒有上課就沒有東西吃。他們平常靠的就是學校提供的免費食物,學校關起來了,小朋友們就得餓肚子[F1] 。

英國不是很有錢的國家嗎?怎麼會有這麼多弱勢族群的小孩?

星期日我跟我的IAM重型機車教練上了第一次課 (IAM是一個重型機車以及汽車的進階訓練組織,通常訓練六個月之後可以考試,可以拿到進階證照)。騎機車的時候,我們隔超遠的,就連行前說明,中間休息教練做說明的時候,我們也是站得遠遠的,至少隔一公尺。

但是我看到很多機車騎士們群聚在停車場,站得很近,跟本就是肩並肩,完全不理會首相的社交距離政策。明明停車場有空間,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在站那麼近。
那時就覺得有一點點不妙。

果然回去看新聞的時候,由於這個週末英國是大好的天氣,許多人成群結伴的去國家公園、風景區、公園踏青。最誇張的是威爾斯的一個風景區Snowdonia車子大排長龍,大家不顧首相說的social distancing (保持社交距離),人山人海的塞進Snowdonia[F2] 。

倫敦公園也是人滿為患。社交距離兩公尺,幾乎沒有人在理的。大家肩並肩的擠在一起。一直到現在問題已經這麼嚴重了,3月24號還是有大量的人坐在倫敦的公園草地上,還得出動警察去趕人[F3] ,可以想見倫敦上個星期有多誇張。

三月22號星期日,首相宣佈大家這麼不聽話,會在24小時之內進入全國禁閉居家隔離。
隔天三月23號星期一下午五點半,首相果然宣佈全國禁閉。

看完首相的宣佈,我傳了一封簡訊給我的IAM教練,看來騎機車是完全不被允許的,除非是為出門採買食物、藥品。

同一天,我加入了Bike Shed (英國一位蠻著名的機車社) 的志工團。英國的NHS一向來都有使用義工blood bikers[F4]  騎重型機車運送血液、人體器官、醫療器材、藥物的制度。會用騎重機的騎士是因為速度比較快,可以鑽,也可以載蠻多東西的。

之前有考慮要加入這個組織成為blood bikers,但是他們要求要通過IAM或另一個類似的組織的進階考試才能申請。

整個英國的社會問題會在接下來的數星期、數個月之中急速的惡化。除了之前提到的全英國有百多萬小朋友除了學校提供的免費食物之外沒有別的食物來源,英國有非常非常多的社會問題。

其一,過去十多二十年來不斷的刪減社會福利,NHS的預算刪了又刪,刪到只剩骨頭了,醫生護士們已經工作超時,現在又遇到肺炎危機,有大量的病人需要醫生護士照顧。所以政府請求已退休的醫療人員回到前線幫忙。

其二,英國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完全沒有存款,22到30歲的人之中,更是有一半的人完全沒有存款[F5] 。這些人只要一失去薪水,馬上就會進入困境。在肺炎危機發生之前,他們傾賴銀行提供的overdraft (透支)、信用卡、高利息借貸才能勉強度日,每個月都是危機,現在則是面臨危機中的危機。

其三,英國有近五百萬人是gig economy[F6]  (零工經濟) 的工作者,像是Deliveroo (外送食物的公司) 或Uber的工作者。賺的錢本來就不多,工作不穩定,沒有任何保障。

其四,英國的薪水過去十年二十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成長。二十年前年薪兩萬英磅可以在倫敦租一個小房間,偶爾可以去酒吧喝幾杯,可以去餐廳吃一頓,還可以存一點點錢。現在年薪兩萬英磅,以倫敦的房租以及物價來說,剛剛好活得下去,如果要養家活口,連基本的房租、水電費等等都付不出來。

以上只是英國社會問題的一部份。這些問題都會因為肺炎危機白熱化。

英國政府祭出大規模救經濟方案,政府希望公司不要裁員[F7] ,如果員工不能工作,可以申請leave of absence,由政府提供員工的八成的薪水,上限一個月2500英磅。

三月26號也終於提出救self-employed people (自雇者[F8] ) 的方案,也是比照公司員工,政府會支付八成的薪水,上限一個月2500英磅。

這些救經濟的方案有很多問題。

其一,就算員工的八成薪水由政府支付,公司還是有其它非薪水的開支,沒有收入還是得關門,所以這些人還是會失業。

其二,自雇者的救濟金要六月初的時候才會得到HMRC (英國的國稅局) 通知,知道是否是在政府考慮發放救濟金的名單之中。狀況好的話,可能六月底可以拿到錢。三月底到六月底有三個月,靠什麼生活?靠政府的statutory sick pay (法定病假工資) 一星期94.25磅的救濟金?94磅連付房租都不夠。自雇者有數百萬人,救濟金連付房租都不夠,他們怎麼活?一定是靠親友接濟、借錢、刷信用卡。

其三,所謂的自雇者,會從擔任公司的員工改成自雇,很多時候不是因為這些自雇者想創業,是因為他們原先的公司想要避稅,所以叫員工去開公司,成為原公司的承包商,但是做的工作跟之前的工作內容是一樣的[F9] 。最常見的工作類別是工程師、護士、醫生、會計師、IT專業人員、顧問、設計師、建築業工作人員。英國百分之15的勞動力是承包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政府通過IR35稅制改革計畫,但是因為肺炎的關係,IR35的執行會受到影響延後。英國社會大眾蠻多人對自雇者有很多不滿以及不理解,覺得他們是在逃稅,所以不應該獲得政府的救濟。

三月24號晚上,我在Bike Shed的臉書粉絲頁上看到NHS在找義工[F10] 。我馬上去登記,但可能需要DBS (證明沒有犯罪前科),所以也去申請DBS。結果一進入網站嚇一跳,共有134,000人在排隊。不是因為大家都想擔任義工 (雖然說英國人響應NHS義工的確響應得蠻熱烈的),而是因為同一個網站也是處理社會福利救濟金的網站,很多人在網站上排隊領救濟金。

歐洲朋友們問我為什麼要在英國擔任NHS的志工?他們說:英國脫歐已經擺明了不歡迎外國人,你為什麼要去幫助他們?

我大部份的歐洲朋友,肺炎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已經離開英國了,剩下來的肺炎危機爆發後也回自己的國家避難了,因為他們覺得英國之前的herd immunity群體防疫制度非常的恐怖。

我如果擔任義工,可能得去醫院領藥送到別的醫院,或是送給在家隔離的人,平白無故的增加自己感染的機率。

還有歐洲朋友問:你有沒有想過你送藥送食物去給隔離的老人,大部份的英國老人支持英國脫歐,看到你的臉可能還會對你種族歧視,沒事給自己找氣受做什麼?

我回答:我希望盡我一人之力,證明給這些英國老人們看,不是所有的外國人都是來英國搶工作,佔用醫療資源,浪費社會福利的。英國發生國難,我既然住在英國,英國人也是人,為什麼要分哪些人該救哪些人不該救?不然我不也是對英國人種族歧視嗎?

不只我身邊的歐洲朋友是這樣的態度,媒體上也報導有一些歐洲籍的人直接說他們拒絕擔任NHS的義工。

我目前還在等NHS 的志工登記系統的回覆,也還在等Bike Shed的最新公告 (他們現在在測試階段,先讓幾位機車騎士們送物資測試幾天,目前Bike Shed有五百多名騎士義工)。

但是很擔心的是英國醫療物資缺乏,醫生護士沒有足夠的防護設備,我如果進出醫院可能會得肺炎。

台灣一位朋友送給我兩個淨對流口罩,一個給我用,一個給我男朋友用。之前還跟她說不用送我口罩沒關係,反正我幾乎不出門。她罵我英國腦,後來我想想我還是不要智障了,有不錯的口罩用就要用,英國還買不到。擔任志工的時候剛好派上用場。

英國現在流行每天晚上鼓掌感謝NHS的工作人員。其實看了感動歸感動,還有一點生氣。鼓掌的人中,大概有一半的人投票給保守黨,就是不斷的刪醫療預算的那個政黨,現在出事了再來鼓掌感謝醫生護士們。

但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是混蛋。英國人也是人。我希望英國老先生老太太們看到我在他們需要的時候送藥送食物給他們,他們以後提到華人的時候,不會第一個連想到的都是負面的東西,而是連想到「肺炎危機的時候騎很吵的重型機車送藥的那個華人小姐」。
 
[F1]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20/mar/19/volunteers-mobilise-to-ensure-children-get-fed-during-school-closures
 
[F2]https://www.bbc.co.uk/news/uk-wales-51994504
 
[F3]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video/2020/mar/24/its-not-a-holiday-police-clear-sunbathers-from-london-park-during-coronavirus-lockdown-video
 
[F4]https://www.bloodbikes.org.uk/
 
[F5]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0/mar/18/coronavirus-exposed-extent-uk-social-crisis

[F6]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19/jun/28/gig-economy-in-britain-doubles-accounting-for-47-million-workers

[F7]https://www.bbc.co.uk/news/business-51982005

[F8]https://www.bbc.co.uk/news/business-52052123

[F9]https://www.peoplemanagement.co.uk/news/articles/ir35-reforms-postponed-in-wake-of-coronavirus

[F10]https://www.bbc.co.uk/news/uk-52029877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Picture

    Dr Fiona Hu

    台大外文系學士
    劍橋宗教所碩士
    劍橋宗教所博士
    ​
    2016年8月於劍橋創立 Cantab English

    線上影片課程
    英語文法課
    文法課製作幕後花絮
    Picture
    眾文出版留學專書
    如何撰寫留學讀書計畫
    Shadowing 跟讀法
    Picture
    Picture
    換日線專欄
    劍橋留學創業筆記
    Hello UK專欄
    英國政治社會文化觀察

    服務說明
    留學文件修改說明
    英文口說寫作課程
    同學的見證

    文章分類

    All
    Fiona的新聞英語
    Fiona的留學Q&A
    Hello UK! 專欄
    SOP/CV範例
    同學的見證
    大學排行
    托福TPO參考答案
    換日線專欄
    服務條款
    歐洲旅行
    歐美美妝網站
    留學申請
    自行車訓練
    英國旅行
    英國求職創業
    英國生活
    英文學習
    重機訓練

    SOP寫作要點
    SOP寫作注意事項
    如何寫動機
    如何具體給例子

    如何寫主題句
    如何針對學校寫
    ​Motivation Letter格式
    ​PS/SOP/PHS的差別
    ​SOP範例
    CV寫作要點
    CV寫作注意事項
    ​德版CV寫作要點
    瑞典CV寫作要點
    荷蘭CV寫作要點
    找工作的CV
    ​好用CV動詞列表
    ​CV範例
    推薦信寫作要點
    如何請推薦人寫推薦信
    代擬推薦信注意事項
    英國選校
    ​如何比較大學排行榜
    碩士學得到東西嗎?

    英國選校好用網站 
    ​
    脫歐後英國選校
    留學預算獎學金
    英國留學獎學金
    ​Gates Cambridge 
    劍橋各學院獎學金列表
    ​​
    留學生活
    英文社交養成
    英文口說訓練
    學術會議英文簡報
    ​英文客氣稱謂

    英文教學
    學術文章引用排版
    ​
    推薦好用英文學習網站
    ​英文常見錯誤
    英文何時用大寫?
    ​冠詞a/an/the的差別?
    ​英文時態教學
    ​
    關代教學
    假設語氣教學
    英國創業求職
    在英國求職有多難?
    我的英國創業經驗

    Archives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Ma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October 2020
    June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Octo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Cantab English
Address: 
Salisbury House, Station Road, Cambridge, CB1 2L
​​​Email: editing at cantabenglish.com
Copyright © 2021 Cantab English

​
​Terms and conditions
Data protection and data security policy
Cookie policy
​Privacy policy

Product image icons from http://www.flaticon.com/packs/education-1-4.
Designed by Zlatko Najdenovski. 
​​​​
Background music: bensound.com
  • 首頁
  • 訂購服務
  • 部落格
  • 線上課程學校
  • 關於我